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光裕戏曲社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用新浪微博连接

一步搞定

搜索
查看: 4026|回复: 2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《太真外传》纤云弄巧唱段人物分析

[复制链接]

贡献  第873名
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开心
    2022-5-7 11:07
  • 签到天数: 18 天

    连续签到: 1 天

    [LV.4]临时住户

    跳转到指定楼层
    1
    发表于 2020-1-30 21:37:53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
    请注册并登陆使用,以体验更好更便捷的功能

  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    x
    在太真外传,杨玉环本是太真观道姑,身世凄惨孤苦伶仃,但色艺倾国被唐明皇看中,迎入宫中,封为贵妃,赐浴华清池,好不宠爱,家人也因此受到庇护,加官封爵。一次,杨玉环因其他妃嫔,与唐明皇发生争执,被遣送回娘家,忧愁悔恨,幸而后又被唐明皇接回宫中。

    选段是杨玉环被谴回娘家后刚回宫的一段戏,之前她经历宠爱、贬斥,身处境地一个天上一个地下。能再次回到宫,玉环的心情是复杂的,有欢喜,也有对未来的担忧,所以她的情绪不会像之前的篇章中那样轻松喜悦,有了之前的经历,她明白了自己不仅是宠妃,也是宫中贵妃,全家富贵依附于唐明皇,所以做事不能过于追随心意,需要控制自己,表演起来应沉稳。能再回宫中,她心中定是欣喜的,所以在沉稳中,要体现出这一喜悦。再者,杨玉环去七夕祈福,主要也是真心想祈求自己能姻缘美满,永获皇恩,所以表演也应表现出虔诚。

    在这段戏中杨玉环美而不媚,端庄沉稳但不能僵硬,在控制动作的同时需要放松关节,体现出柔美。这段词讲的是杨玉环去焚香乞巧,在行进途中的所见所闻,要体现出动态,看了什么做了什么,动作和唱词要相呼应,但动态要控制幅度,行动要符合贵妃身份。

    这段词中,贵妃缓步走出,分别轻甩两手水袖整理衣衫,漫步走向长生殿祈福,途中轻摇团扇,定身看远处“纤云弄巧”,再看四周上下“轻烟送暝”,再向前一路漫步过去,看身边“秋光明静,碧落沉沉”,这几句杨玉环重回宫中,再看宫中景色,旧时景依旧,心境却全然不同,不是刚入宫时的新鲜得意,所有的词句透出杨玉环更加平和沉稳的心情,但不同于被谴送回家时的落寞,此时语气也是带了能重回宫中的欢喜的,所以唱腔平稳稍带欣喜,语调偏慢。“听铜壶”背手,侧身站定,细听片刻,发现“漏滴初更将近”,虽然注意力从四周环境转向听铜壶声,语调稍高,但需与前两句衔接不突兀,发现时间不早,“将近”二字语调上扬。天色见晚,感到“风飘露冷”微微抱怀,望见远处“新月微明”,此句中“风飘露冷”与“将近”相衔接腔调偏高,“新月微明”语调微微缓和。“循雕栏”向长生殿走去,可能是因为时间不早,语调稍稍变快,腔调稍稍变高,同时开始再次向前迈步,此时需注意调整好气息。缓缓“下玉阶”,此时语调稍稍向下,向四周看到一片“宫灯散影”。抬头“看银河”周围“静悄悄万籁无声”。到了长生殿命左右“宫娥设瓜果中庭立定”,吩咐宫娥们做事时要端起贵妃稳重的架子,语速放缓语调调高。站定“热茗香视灵庇鉴自虔诚”,这里杨玉环诚心祈祷,要表现出诚恳,严肃。
       
        这是我对选段的初步认识,经典的戏曲作品,每次回看,都多多少少有些新的感悟,需要不断学习体会和深化理解,不断练习身段和唱。



    上一篇:越剧《踏伞》蒋世隆人物分析
    下一篇:越剧《情探》送别一折中王魁人物分析

    最近访客

    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   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赞 踩 分享一下

    贡献  第873名
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慵懒
    2021-7-13 18:22
  • 签到天数: 101 天

    连续签到: 1 天

    [LV.6]荣誉坛民

    2
    发表于 2020-1-30 22:32:45 | 只看该作者
    人物心理立得比较充分,第三段理解的贵妃形象也很典型。
    你说的“放松关节”在练习中怎样更具体,可以联系上学期殷师讲的一些,例如出场的打水袖和团扇运用到手腕,仰明月运用到肩和肘,“风飘露冷”等的转身和“命宫娥”处的转圈运用到腰,身段练习多暂停、跟着视频一步步来。
    最后一部分针对所学唱段的分析,你说的“语调高低”或许是旋律上音的高低,这一段调门是固定的。“语调高低”像我在第一次返给你的录音里两个调唱同一句的区别。回到分析上来,我觉得出场后前两句看到旧景如旧,“欣慰”是大于“欢喜”的,不过其实只要表现是对的,理解的大同小异都可以。
    四平调本身四平八稳是特点,但配合音律这段还是有变化的,从你的分析理解里也能看出来。你的唱段学习很细致,但整体唱的很“老实”,可以多结合你的人物分析在唱时注意变化强弱的劲头,从字头到字尾占到几个小腔时的连贯和区别。

    贡献  第873名
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开心
    2024-6-3 09:22
  • 签到天数: 1844 天

    连续签到: 1 天

    [LV.Master]人坛合一

    3
    发表于 2020-1-30 23:27:28 | 只看该作者
    这段简单是因为唱和身段还有情绪都是四平八稳,也正如此,这段也难,越稳的戏越难演,何况还有载歌载舞的表演,对气息对身段的要求更高。学身段时一定要看细致了,朝向、脚步都要琢磨,不懂就问,别把错误的身段反复强化。

    节奏要稳,强弱的节拍表现出来,是唱腔的抑扬顿挫,这样的起伏变化,在身段里也是一样,也就是节骨眼。看着好像是动个不停,但都是节骨眼,都有停顿,身段和唱一样,也是要气口的,不能让观众看着你是不停的动,来不及看清你要表达什么,所以该亮的地方一定要亮出来,而且要亮美了。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站点统计|小黑屋|Archiver|手机版|光裕戏曲社 ( 苏ICP备09082362号   

    GMT+8, 2024-6-20 21:46 , Processed in 0.340096 second(s), 59 queries , Gzip On.

    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    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 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